相信你在尋找裝潢廠商的時候,最在意的一定是擔心「踩雷」、遇到很黑的施工廠商。
裝潢糾紛層出不窮,那要如何避免「踩雷」呢?會發生糾紛的主因不外乎都是跟錢有關,這時不得不來提一下以下這些最常見的裝潢糾紛:
一開始價格報低,後續再來追加費用
其實最常發生糾紛的主要原因,不外乎是裝潢廠商在報價單上面,使出了一些「小手段」。
當你跟裝潢廠商談好需求,廠商也報了「一口價」給你,並且明確的告訴你說:「後續不會再增加任何施工費用,除非有額外增加其它的裝潢需求。」
正當你覺得價格合理,符合你的預算之內,便決定請這位裝潢廠商來進行室內裝修。
於是施工進行到一半的時候,明明一開始已經說好「一口價」,廠商卻忽然跟你凹說「某某工程的費用沒有算到」、硬是要跟你「算帳」,並且後續仍然不斷給你追加費用。
工程結束之後,業主花費的預算反而超出當初所設想的,這也是進行裝潢時最令人反感的眾多糾紛之首。
那為何這些裝潢廠商會使用小手段,讓業主覺得自己根本被騙了呢?大多數的業主認為,應該是這些廠商覺得業主很好騙吧!想要額外再「扒一成皮」。
當然這也是其中一項主因,還有很多導致廠商會耍手段的其它因素,那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究竟是有這些癥結點。(以下稱為黑心廠商)
黑心廠商為了拿工程,故意報低價格
假如你今天要去買家電,那麼你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開始上網蒐集資訊來「比價」。比價沒有什麼不好,這也是身為消費者的人之常情。
但是黑心廠商也很清楚這一點,他們也知道業主都是會比價的,因此反過來利用業主的比價心態、故意開個比行情價還要「低很多」的價格!
更何況這些黑心廠商的所謂「低很多」並不是差個幾萬而已,甚至有可能會差到十幾二十萬以上。所以業主會被「騙上勾」也是合情合理的。
今天並不是說只要有比價的心態,就會「聰明反被聰明誤」。因為消費者「貨比三家」是理所當然的,就連頂多差個幾百塊的家電用品都要比價了,更何況是動輒幾十萬以上的裝潢費用?
那黑心廠商是用什麼樣的手法,來引誘業主「上鉤」呢?他們會故意不將報價單上的施作項目寫得很詳細,以至於讓你沒有辦法很清楚的了解,到底有哪些項目是當初沒有算到的。
等工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,廠商又會再度開價、跟你說明有哪些工程項目「漏掉了」,並且馬上要求收取這些項目的追加費用。
於是業主在不想耽誤工期的情況下,只能乖乖「配合」、付這筆錢下去,好讓施工能夠照常順利進行。導致原本的用意是想省錢,結果非但沒有省到錢、反而花費的比預想還要更高,只能說真是虧大了!
成本比預期還高,希望多賺一點回來
當然也不是所有裝潢廠商都會刻意報低價格,還有另外一種情況,他們就算一開始沒有報低,後續還是會不斷追加的!你以為只有報低的廠商才會追加嗎?
任何裝潢廠商在施工的時候,幾乎都是一邊施工一邊計算成本的開銷。這種黑心廠商惡劣的地方在於,計算成本的時候評估到了一筆額外花費,導致最後總利潤不如一開始預期的高,這時就會採取「把該賺的給賺回來」這種手段,因此才會出現追加的動作。
也就是說,其實裝潢廠商一開始就已經預設好這場工程要「賺多少」了,只要有任何增加成本的突發狀況,他們就一定會想辦法從業主身上「討回來」!這種行為非常不可取。
經驗不足,工程項目少報了,但又不想自己吸收
上述的情況還有一種例外,那就是新手設計師最常犯的錯誤,由於經驗不足的關係導致一些工程細項漏掉了,沒有報價給業主。
例如說少算到裝潢五金的用料成本,或是少算施作面積等等。但這些都還是小事,甚至還有更誇張的,自己估價的時候算錯價錢、將材料算成便宜的用料、或是算錯設備或五金的數量,最後將這些損失全部追加到業主頭上。
雖然這種情況並不是設計師惡意追加、為了要賺取更多利潤的手段,但是身為設計師卻自己經驗不足,沒有再三檢查自己的報價單,難道還要將責任給算到業主頭上嗎?
把業主當肥羊,用求情的方式要求業主買單
設計師經驗不足是一個原因,但是還有另一種情況,他一開始就故意報的很低,等到順利拿到案子之後,再來利用求情的方式,拼命懇求業主如果不追加的話自己會虧錢等等,於是如同上述這些方法不斷追加價錢。
這種情況最常出現在功夫還不到家、就自己出來接裝潢工程的「三腳貓」。最好判斷的方法就是,這些新手設計師通常會以為業主都很好溝通,並且會拼命地跟你裝熟。
如果發生這種情況,基本上根本不需要同情。原因很簡單:設計師自己出來接案子,算錯價錢的風險本來就應該由自己來承擔。更何況你哪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算錯?還是以為你很好騙、把你當肥羊宰了?我想大多數的業主應該都無法接受吧!
總之這些黑心廠商的手段可以說是「層出不窮」。他們慣用的手法不外乎一開始先將價錢給拉低,最後再用回填式的方式慢慢將價差給補回來,賺到他們一開始設想好的利潤。
正所謂虧本生意沒人做,如果他們打從一開始就覺得這場案子不划算,甚至連談都不想跟你談呢!
發生在統包的情況比設計師高
然而上述的這些狀況,這些「黑心廠商」發生在統包身上的情況比設計師還要高很多。
今天並不是偏袒設計師,黑心的設計師也是很多,甚至還有裝潢廠商會假冒為「假設計師」。但是就我所聽說的,業主通常抱怨踩到雷的裝潢廠商,還是以統包居多。
那麼統包都是這麼不值得信任嗎?倒也不是,只能說統包的「作業模式」對業主來說是很不利的,因此相對來說業主必須要承擔較高的風險。當然也是有夠專業、夠值得信任的統包,只不過機率相對很低、可遇不可求罷了!
發生爭議的主因在於統包的報價方式
拆解這些統包的手法之前,先來分析一下他們的報價方式:
統包不會在估價單上面,將工程內容寫的很詳細。就算洽談過程當中說的再怎麼詳細,像這種只有口頭上答應業主的作業方式,沒有很明確的「白紙黑字」註明會完成哪些工程項目,通常很容易「死無對證」。
而且統包通常也不會照著正確的裝修流程來走,沒有一份制式化的合約,等於說對業主是完全沒保障的。
說穿了就是,這些工班會施作到什麼樣的程度,完全由他們自己說了算。甚至還有更惡劣的,他們也不太會一開始就講清楚,後續大概還會出現什麼樣的風險,做下去之前一律很有信心的告訴你,這些工程完全沒問題啦!
等到該拆的都拆了、該釘的也都釘到一半,屋況被搞得亂七八糟的時候,才會跟你說某某部份施作上有問題,需要追加預算來處理。
當你有疑慮的時候,統包也只會敷衍的跟你說:「這些東西沒有拆掉是看不到裡面的狀況的」、或是「這些項目沒有開始做也不會知道有問題呀!」最後「開大絕」說估價不可能估得這麼細的啦,一開始的估價只是「工程粗估」而已!等到這時你才發覺自己已經「上鉤」了!
我很想反問這些統包說:奇怪這不是你們的專業嗎?每個統包師傅動不動就吹噓自己2、30年以上的經驗,難道身經百戰是作假的?我看是半路出家還敢自己出來騙工程吧!不可能沒有辦法預料後續會出現哪些狀況吧?
說真的半路出家還真不少,原因不外乎這些自稱統包的廠商,根本就不是什麼專業的工班出身。如果你說木工統包還說得過去,很多老闆是木工出師後開始學習、轉做設計師的。
但如果是泥作、油漆、甚至清潔工程的人都跑來當統包?請問你會相信他有多專業嗎?就好比說一位國文老師跑來教數學,並且不斷跟你吹噓說「以前高中數學多好」之類的。
充其量其它工班也只是他的「同事」而已,根本就不是自己底下固定配合的工班。平常沒接到裝潢案子也只是「各做各的」,等到與業主洽談好之後,再把這些「同事」給集合起來,搞的好像真的有一個團隊一樣。也就是所謂的「牽線式」接案法,一個人拿到案子了,再把大家集合起來一起搞,最後再各自分潤。(說穿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)
看到這裡相信不用我多說,如有裝潢需求請找「足夠專業」的設計師。
結論:怎樣才叫專業的設計師
好的設計師會跟你解說一切的施工項目,並且會詳細跟你討論各種設計方案,以及為何會這樣設計等等細節。報價單也會寫清楚有哪些施作項目,也會解釋為何這個項目的價錢是這樣。
還有一點最重要的,無論施作前後,設計師只要一想到哪裡有問題,第一個通知屋主、跟屋主討論。事前的準備一定比事後的收尾還要來的輕鬆,所以端看這位設計師的熱心程度,就可以判斷此設計師值不值得信任。
今天不是說要偏袒設計師,任何施工團隊都有可能會踩到雷,也有不專業的設計師,但是就我所知,業主抱怨遇到很雷的工程廠商,通常都是以統包居多。
所以判斷能否信任的施工廠商非常重要,我有寫一篇關於「如何判斷設計師」的文章,還有更多的裝潢相關知識可以參考。